国际油价在周三保持平稳,尽管此前下跌超2%。美国宣布对印度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5%关税,整体关税水平提升至50%,理由是印度增加了俄罗斯原油进口。尽管政策压力加大,但印度国有炼油企业仍计划在未来几个月继续采购俄罗斯原油。分析人士认为,美国关税措施对印度采购影响有限,市场正密切关注俄印之间的原油流向。

  周三早盘,布伦特原油期货微升2美分至每桶67.24美元,美国WTI期货则维持在63.25美元不变。此前两个合约在周二双双下跌逾2%,结束了连续两周的上涨势头。   市场参与者普遍保持谨慎,原因在于美国即将对印度实施新的关税措施,全球原油供需平衡面临不确定性。   美国政府决定自本周三凌晨起,对印度出口商品额外加征25%关税,使整体税率提升至50%,成为近年来最高的贸易限制措施之一。
    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,此举是回应印度增加购买俄罗斯折扣原油的行为。俄罗斯在受到西方制裁后,以低价向外出售原油,而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,成为主要买家。   ANZ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指出:“市场情绪依旧紧张,投资者担忧美国对印度的额外关税可能影响其原油进口和炼油格局。”   在美国宣布关税措施后,印度炼油厂最初一度减少了俄罗斯原油采购。然而,印度石油公司(Indian Oil)与巴拉特石油公司(Bharat Petroleum)近期又恢复了9月至10月的采购计划。   印度石油公司更是明确表示,是否继续采购俄罗斯原油将取决于价格经济性。   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评论称:“美国的二次关税措施并未真正阻止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原油。未来市场的焦点在于俄印之间的原油流向是否会出现明显变化。”   除关税政策外,俄乌冲突也在影响全球能源供需。近期乌克兰袭击破坏了部分俄罗斯炼油厂,使得这些设施被迫削减加工能力,不得不将更多原油出口至国际市场。   据消息人士透露,俄罗斯已将8月西部港口的原油出口计划上调20万桶/日,以弥补国内炼化缺口。   从日线走势来看,WTI原油在63美元附近形成阶段性支撑,但上方65美元至66美元区间存在明显压力。技术指标显示,短期均线趋于走平,MACD动能柱缩窄,RSI维持在中性区域,显示市场缺乏明确方向。   若价格有效突破66美元,则有望进一步上探68美元一线;但若跌破63美元支撑,则可能重新测试60美元关口。整体格局表现为区间震荡,等待基本面消息的进一步指引。
    编辑观点:   美国关税政策与印度原油采购行为之间的博弈,反映出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的高度联动性。从现状来看,美国的二次关税难以完全改变印度的采购逻辑,因为价格优势依旧存在。   短期内,市场将继续受到地缘冲突、俄印能源合作以及美国关税策略的综合影响。预计油价仍将在压力与支撑的拉锯中震荡,而长期走势则取决于印度是否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寻求更大自主性。